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与学会

吴彭森:科研路上 逐梦前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4/13 14:06:02

人物档案  吴彭森,男,毕业于中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为中南大学在读工程博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中国锆铪》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中国钛白粉行业协会第七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在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蟒佰利联),吴彭森先后担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焦作基地总经理等职务,分管公司技术研发、项目申报及生产管理工作。2015年,他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27月,22岁的吴彭森大学毕业,心怀“科研梦”的他来到广州“淘金”,希望能在广阔天地里一展拳脚。四年后,吴彭森在碳酸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就在此时,他决定放弃广州的高薪工作,加入龙蟒佰利联。“在没有入职龙蟒佰利联之前,我参加过该公司的高层会议,被公司领导班子的魄力和前瞻眼光深深折服,也被该公司务实重干的精神深深打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成就大事业的团队。”吴彭森说。

20069月,吴彭森来到龙蟒佰利联担任总经理助理兼锆业分公司经理。凭借对锆研究的丰富经验,吴彭森在短短半年时间就解决了锆产品结块和含锆量低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实现技术高效落地,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创作更大价值。”吴彭森说。

在科研这条路上,吴彭森的“梦想之花”一路盛开。2009年以前,龙蟒佰利联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技术人员不足20人。吴彭森主管科研管理工作后,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他从整顿科研队伍入手,在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在中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广招人才,并创造优良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让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陈晓丽、豆君、李双庆等都是吴彭森一手挖掘、培养起来的业务骨干,现在他们均已成为龙蟒佰利联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他不断完善企业科研硬件建设,先后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国家实验室及河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技术平台,为技术人员提供先进设备和前沿科研资讯。

在主管科研工作期间,吴彭森将技术人员分为产品研发、工艺研发和循环利用三组,每天和技术人员一起到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服务和技术攻关,对生产动态适时把握,紧密跟进。

20101月,吴彭森兼任钛业三分公司经理,经过他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生产,钛白粉月产量一举突破万吨大关。尽管身兼科研和管理两职,但吴彭森依然不忘科研创新,时常带领技术人员参与涉外行业学习和交流活动,和他们一起讨论、研究各种技术难题。

此外,吴彭森还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发展趋势,在“清洁生产”理念未在国内全面推广之前,率先研发出“硫铁钛联产法清洁生产工艺”。20125月,吴彭森带领技术团队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学会专家组组织开展的“硫铁钛联产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成果鉴定会,经过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专家组鉴定:“硫铁钛联产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的这项技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使硫酸法钛白焕发新的生机。”吴彭森骄傲地说。

在吴彭森身上,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创新,展现了科研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他创新的管理思想、高效的执行力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成就了龙蟒佰利联焦作基地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