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关于开展科普示范社区上档升级活动的意见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12/4 17:40:58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普法》,深化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社区科普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制定科普示范社区上档升级活动意见。
    一、指导思想
    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是以社区为主要科普活动阵地,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以“科普进社区,益民促和谐”为根本宗旨的重要科普方式。该计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旨在进一步整合社区科普资源,完善社区科普设施功能,加强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通过贯彻落实《科普法》和《科学素质纲要》,开展科普示范社区上档升级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科普组织、科普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创造社区科普工作良好的环境,探索建立社区科普工作新机制、新方法、新手段,形成社区科普组织牵头,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达到推动社区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二、目标
    1、进一步增强社区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科普工作纳入社区重要议事日程,每年有科普工作计划,按规定投入科普经费,解决实际问题。
    2、社区科普服务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有固定的科普画廊或科普橱窗等宣传设施,有开展科普教育的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及科普学校等场所。
    3、社区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开展经常性的咨询、培训、现场指导服务等工作,在重大节日、宣传日能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
    三、实施办法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县市区科协要把科普示范社区上档升级活动当成科普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县市区、街道、社区层层有工作规划、年度计划,明确上档升级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上档升级实施办法。要建立定期指导督查制度,把上档升级活动纳入对社区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
    2、建立上档升级数据库。各县市区科协组织参加活动的社区填写《焦作市科普示范社区基本情况表》(见附件1)和《焦作市科普示范社区汇总表》(见附件2),纸质表格由县市区科协建档保管,电子版表格报市科协科普部备案。今年科普示范社区上档升级活动从四城区开始,每个城区推荐3-6个较好的社区参加上档升级活动,3月29日前完成申报工作。
    3、参与创建的科普示范社区,要实现“六个一”,即有一套科普组织、有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有一套工作档案,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本活动纪录,有一套音像、图片资料,要把参与创建活动社区的基本情况、规模、带动情况、科普服务情况一一建档,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及时纪录在档。
    4、根据参与创建活动的社区的情况,市科协在县市区科协验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焦作市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见附件3)对全市参与创建活动的社区进行审核和分类。并按照优秀类、达标类、创建类三类情况,因地制宜,精心指导。
    5、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严格的上档升级管理办法。
    (1)凡申报国家社区益民计划、河南省科普示范社区的,必须是从市科协科普示范社区上档升级数据库优秀类中产生。
    (2)实行逐级递进的管理办法,即创建类→达标类→优秀类。每年对科普示范社区验收,市科协负责对申报优秀类的社区进行验收,县市区科协负责对申报达标类的社区进行验收。验收达到有关标准的,分别由市县区两级科协下发文件,并晋档升级。凡参加创建活动不到一年的,不得直接申报参加市、省、国家科协表彰活动。
    (3)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每年评比验收时,对优秀类、达标类进行抽查,凡工作落后的,实行降档处理,在原来类别基础上下降一个类别。凡创建单位弄虚作假的,三年内不得参加县级以上评先。
 
附件:
1、 焦作市科普示范社区汇总表

2、焦作市科普示范社区汇总表

3、焦作市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标准